-
种植香菇的品种要求有哪些 香菇培养料配方选择
香菇栽培对环境要求不高,只要能满足一定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的简易菇棚、普通民房、塑料大棚都可以进行香菇栽培。下面介绍种植香菇的品种要求有哪些,并介绍香菇培养料配方要求。 一、种植香菇的品种要求 种植香菇的品种要求 香菇品种较多,根据出菇......
-
秋栽香菇催蕾阶段的管理要点及常用催蕾方法
1. 菇棚层架催蕾 将浸水适量的菌棒淋去外表水后,搬进菇棚置层架上,盖上棚膜,当温度达10~20℃之间时,把热蒸汽通入菇棚,让菇棚内空气湿度达80%~90%;如果温度低于10℃,除盖上草苫外,还要在菇棚内加温,使菇棚内温度达10~20......
-
秋季种菇注意这四件事
一、基料发酵,注意均匀 发酵料,除双孢菇、鸡腿菇等必须进行发酵料播种的品种以外,平菇、姬菇等也有应用。多年的实践和调研表明:发酵料栽培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发酵不均匀,熟化度不一,含水率不一,甚至出现厌氧发酵等各种非正常情况,因此造成栽......
-
秋季栽培平菇采收与后续管理
1. 采收时机 秋季平菇生长快,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只需3~4天,当菇盖展开度达八成、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平展时即可采收,一般隔天采收1次。采收前要喷1次轻水,可使菇盖保持新鲜干净,还能减少破损。 2. 采收方法 采收时连基部整丛起收,轻拿......
-
秋季平菇生产技术要点
一、菌种的选择 秋季平菇种植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,品种一旦用错,将延误平菇的出菇周期,降低产量,影响效益。 二、原料的选择 平菇种植所需要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、棉籽壳等。应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,当年的新玉米芯更好。在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的......
-
秋季平菇栽培管理要点
一、控制含水量,挑选菌袋 根据当地资源选用栽培料,按配方加水拌匀,含水量约为60%(料水比为1:10)。早秋栽培,菌袋不宜宽,袋子太宽,菌丝生长热量不易散发,袋中央的菌丝长势弱,菌丝量少,影响后期产量。 熟料栽培:可采用直径17~20......
-
硬柄型平菇与软柄型平菇管理有差异
目前全国推广的平菇菌株中,按菌柄的硬软程度大体可分为硬柄型与软柄型两种。 硬柄型平菇菌株吸水性差,所以在喷水时,水分稍微大一点并无多大妨碍,多余的水分在子实体饱和吸收之前就已经流走,一般不会影响子实体的正常新陈代谢,所以硬柄型平菇一般......
-
白背毛木耳和普通木耳哪个好 白背毛木耳栽培方法
白背毛木耳是木耳的一种,别名单叶蔓荆,正面是黑色,背面是灰白色,铁的含量极为丰富,故常吃木耳能养血驻颜。本文谈谈白背毛木耳和普通木耳哪个好,以及白背毛木耳栽培方法。 一、白背毛木耳和普通木耳哪个好 白背毛木耳和普通木耳哪个好 白背毛木......
-
白灵菇生产技术后熟及催菇管理
白灵菇和平菇、金针菇生产区别之处,就是其菌丝长满菌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培养,才能达到生理成熟,否则即便创造出菇条件也不能正常出菇。 白灵菇生理成熟期的管理方法和其发菌期的管理方法基本相同。袋温在20—24℃,生理成熟期为30天左......
-
猴头菇的培养料配方及制备技术
猴头生长完全依靠培养料中的营养。如果培养料中含有芳香族化合物或其他有毒物质,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或异常刺激。因此,配制培养料时,应注意不要混入松、柏、香樟等树种的木屑及其他有毒物质。猴头菇的栽培料很多,可选择无霉烂变质的木屑、......
-
猴头菇沪猴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
1. 特征特性 “沪猴3号”品种为菌丝半气生型,生长势强,在标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和25℃条件下培养,平均生长速度为5.7毫米/天。子实体单生,中心形,平均长9.4厘米、宽8.2厘米、高6.2厘米,白色,肉质硬,质地致密,多糖平......
-
猴头菇出菇管理技术
当原基充分膨大,长至瓶口或袋口时,打开瓶口或袋口。出菇时室温应尽量控制在16 ~20℃。当温度低于14℃时,菇体发红,温度越低,颜色越深,若低于子实体分化所需的最低温度时,则不分化。温度高于26℃,子实体也会发红。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如通......
-
灵芝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
灵芝曲霉病是由曲霉真菌诱发导致的,曲霉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,种类很多,为害较普遍的为黄曲霉,曲霉在灵芝栽培上常有发生。 灵芝基质被黄曲霉污染后,菌落呈黄至黄绿色,黑曲霉呈黑色,生长蔓延很快,汲取养料和水分。黄......
-
氧气和二氧化碳对食用菌的生长有什么作用
食用菌多数是好氧性的。同生物一样,食用菌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,排出二氧化碳。食用菌分解糖类等有机物质是靠氧化作用进行的,过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直接影响食用菌的呼吸活动,而有碍生长发育。 一般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消耗的氧气不多,不过通气与否对菌......
-
毛竹林下种植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期及菌蕾期怎么管理
1. 菌丝生长期管理 以基质料含水量保持在70%-75%之间,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%-25%,土壤温度保持16℃-20℃为宜。播种7天后检查菌丝发育状况,发现菌种不萌发、发黑,应及时补播菌种。播种后15天-25天内为菌丝快速生长时期,......